乌云沉沉,稻浪滚滚。7月16日到20日,台风“韦帕”从生成到登陆,5天时间,广东闻“风”而动,迅速组织全省农机力量,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打赢一场与台风赛跑的粮食抢收“攻坚战”。
田间农机轰鸣,金色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农户们忙着装袋、转运,烘干厂前运输车辆排着长队,烘干机24小时不停歇,一切都在紧张有序中进行。这样的场景这几天在江门、中山、湛江、茂名、阳江等多地密集闪现。
据了解,自台风预警信息发布后,全省多地农业部门迅速组建多个技术指导小组,对重要农业产区的水泵、拖拉机、农用无人机等农机具进行检修,并现场调度设备,力求最大限度降低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统筹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实行“人歇机不歇”轮班作业,确保成熟水稻“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江门市、中山市等多地提前公布全市范围内的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信息,涵盖服务内容和合作社联系方式,最大程度让信息透明公开,方便农户直接联系,自行协商。
茂名市统筹全市农用收割机械,挑灯夜战,7月16日以来,全市出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26支,投入谷物联合收割机623台,机械化抢收早稻11.03万亩。截至7月20日12时,茂名全市收割早稻143万多亩,已基本完成成熟早稻的收割工作,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能收则收”。
阳江市水稻种植大户林华兴介绍,今年4月底基地共种下1560亩早造水稻,尽管部分水稻尚未完全成熟,但为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基地已于18日对七成熟以上的水稻进行抢收。“今天又抢收了80亩,原计划是一个星期后才开始收割。”林华兴表示。同样,在阳春市成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技术负责人陆锡仕在收到风讯后,第一时间联系收购商与收割机械,将原本定于3天后的收割工作提前至18日上午。
抢收,更要抢烘干。汕尾农机部门迅速组建调度了4支专业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并广泛动员农机合作社与农机大户力量,构建起覆盖抢收、运输、烘干全链条的应急服务网络。自7月16日起,集结并投入粮食烘干机154台,争分夺秒开展水稻抢收烘干。截至7月20日下午4时,全市已成功完成机械化抢收早稻约13.23万亩,机械化烘干新收获粮食约1.4万吨。
海丰种粮大户陈美怀介绍,从6月底开始,公司的烘干机就每天24小时不停,除了烘干当地水稻,台风前也有惠东种植户跨市送粮过来烘干。
在汕头市潮阳区农机农事服务中心,这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烘干中心,这里40台大型烘干机齐轰鸣,日烘干能力达1160吨。服务中心负责人马学杰介绍,这几天,公司全体人员和机器一起出动,没日没夜的干,虽然每日可以烘千吨,但遇到台风,农户需求量大,烘干机还是不够用。
除了抢收抢烘,技术指导也不能少。多地农业农村局联合保险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推广单位利用智能大数据平台发出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指南,指导农户做好灾后倒伏水稻的抢收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灾损失。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飘飘
来源:南方农村报
嗨牛配资-嗨牛配资官网-专业的网上股票配资-稳操胜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